作者: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平原医院临床药学室 高丽丽

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,多发生于频繁暴露于紫外线下肤色较深的女性面部。皮疹常分布对称,发展缓慢,可持续多年,且易复发。

有哪些病因及诱因呢?

遗传易感性、紫外线照射、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,色斑处血管增生、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。

①遗传易感性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,深肤色人种发病率较高。

②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是引起黄褐斑发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。

③妊娠、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等是常见的黄褐斑诱发因素。

④色斑处真皮组织中小血管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,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表达明显升高。

⑤表皮屏障功能下降使色素屏障功能减弱,黑素代谢紊乱,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沉积。

治疗方法有哪些呢?

基本策略:避免诱发因素,强调防晒,注重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。合理选择外用药;恰当联合系统用药、激光和中医药治疗。

表1局部用药

氢醌及其糖苷衍生物:氢醌、熊果苷、脱氧熊果苷

①是黄褐斑的一线治疗药物。

②常用浓度是2-5%,浓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强,皮肤刺激也越大。

③通常每晚使用1次,治疗后4-6周可有明显效果,6-10周效果佳,好转率可以达到37-72%。

④Kligman三联配方:将氢醌、维A酸及糖皮质激素局部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(又被称作)。

⑤氢醌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、永久性皮肤白斑、外源性褐黄症和甲漂白、指甲褐色病变等;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是一种氢醌的葡萄糖苷衍生物,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。

①临床上常用15-20%的乳膏。

②每日2次,疗程约6个月。

③1-5%患者可出现瘙痒、烧灼感、针刺感和麻木感,<1%患者有红斑、干燥、脱屑、刺激,可引起接触性皮炎。

果酸化学剥脱术

①果酸是治疗黄褐斑一个有效的辅助方法,其浓度<35%。

②治疗频率为2周1次,4-6次为1个疗程。

③不良反应:术中治疗区域暂时性红斑、肿胀、刺痛、灼热等不适感;术后1-2d,局部轻度发红、疼痛;术后3-7d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。此方法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,可致炎症后色素沉着,尤其是深肤色的患者慎重。

④禁忌证:拟治疗区有接触性皮炎、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处于敏感状态;局部有单纯疱疹、脓疱疮等感染性疾病;局部为创面或近期拟作其他手术;近3个月接受过放疗、冷冻及皮肤磨削术者;日晒伤、光防护不够及不配合治疗者;术后不能严格防晒者;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;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;妊娠和哺乳期妇女;果酸过敏者。

其他:外用左旋维C、谷胱甘肽、木质素过氧化物酶、氨甲环酸等。

均能抑制表皮黑素合成。

外用中药:以白芨、白附子、白僵蚕、珍珠、当归、川芎、益母草、白蔹、天花粉、白茯苓、苡仁、荆芥、冬瓜仁、杏仁、积雪草等多见。

①常用中药磨粉制成膏霜剂外涂、面膜、或配成倒膜粉,或以内服方的药渣先熏后湿敷等。

②一般中医外治的周期2-6个月。

表2全身用药

维生素C

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强

①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氧化,抑制黑素合成。

②口服:0.2g,每日3次。

维生素E

①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。

②口服:0.1g,每日1次。

谷胱甘肽

常与维生素C联用,可口服或静脉注射。

氨甲环酸

①可竞争性结合酪氨酸酶的底物(酪氨酸)结合位点,抑制黑素合成,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、减轻红斑的作用。

②口服或静脉给药。250-500mg/次,每日2-3次,用药1-2个月起效,治疗时间越长,疗效越好,建议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。

③安全性较好,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、月经量减少等。服药前及治疗过程中好监测血常规、凝血酶原时间及血黏度等。

④禁用于既往患有血栓、心绞痛、中风病史或家族史者。

逍遥丸、加味逍遥丸、舒肝散、柴胡疏肝散等

用于肝郁气滞证(面部皮肤多呈深褐色,胸胁胀痛,烦躁易怒,月经不调,舌质红或有紫斑)。

人参健脾丸、参苓白术丸、健脾舒肝丸等

用于脾失健运证(面部皮肤多呈深或淡黄褐色,便溏,舌淡胖,齿痕,苔薄)。

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金匮肾气丸、滋补肝肾丸等

用于肾气不足证(面部皮肤黑褐色斑呈蝶形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手足热,可有形寒肢冷,五更泄泻,舌淡或红,苔少)。

其他疗法包括针灸、刮痧、脐贴、穴位埋线、拔罐、中药等离子导入及中药熏药等。

参考文献:

1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(2015)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16,49(8):529-531

2果酸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14.47(10):748-749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